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 广汽埃安席忠民:七类芯片不能偏科 推动汽车芯片全产业链国产化

来源: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:2024-07-22 18:38:10
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 广汽埃安席忠民:七类芯片不能偏科 推动汽车芯片全产业链国产化

  以“链启芯程 · 智造未来”为主题的“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暨全球汽车电子博览会”,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指导,《中国汽车报》社主办,爱集微承办,于2023年9月26日至27日在深圳福田会议中心隆重召开。

  在本次会议主峰会现场,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作了演讲。以下为演讲实录:

  作为一个整车企业,我今天想跟大家结合新能源汽车的近况、半导体的发展以及亲身工作经历,分享一下行业趋势。

  大家都知道在政策、资本、科技、市场和产业链的联合驱动下,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、高质量发展的阶段。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(今年前八个月)销量同比增长39.2%,燃油车同比下降大概7.2%;中国品牌已经超越了合资和国际品牌, 2023年8月份中国品牌占有率已经超过50%,到了57.1%。

  另外一个特点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急剧上升,已经形成了头部聚集效应。根据统计,2022年至今,新能源企业TOP5品牌销售量的占比情况如下:2020年超过50%,2023年第一季度已经到54.3%;到了今年8月份,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%。这个现象我可以总结汽车行业迎来了本世纪初家电行业洗牌的景象。第一是价格战,大家都在打。第二个价格战可以看到外资品牌纷纷撤退,同时头部聚集效应非常明显,这个倾向已经展现了。

  还有一个现象是PHEV的增速是远高于EV,很多企业纷纷改了自己的路线去做PHEV。但是我认为这有几个原因造成的,第一个原因是PHEV本身的市场基数就小,所以它增长一点增长率就很高。第二个是因为PHEV续航里程不像原来只是50km-60km,增加到了100 km -120 km,体验感很好,短里程可以享受纯电的体验,长里程没有续航的焦虑,所以很多消费者选择了PHEV。选择PHEV有个好处,表示消费者接受了电车,只是他有一个里程焦虑去选择了PHEV。第二个原因因为PHEV用的电量小,受价格因素波动小。所以大家可以私信油电同价的销售策略,而且新能源车还有牌照,所以造成了PHEV增速远远高于EV。

  但是PHEV能够长期发展下去吗?我认为还不能,我认为EV还是长期的道路。下面几点原因:

  1、EV是一个储能单元,我们设想以下,2030年全国EV的保有量的电量相当于5座三峡电站的可调负荷,可以用新能源车的V2G的功能来解决电网削峰填谷,解决能源的稳定问题。第二个问题因为锂矿来自于矿山,未来电池的回收利用,整个电池原材料的来源不是来自于原始的矿山,而是来自于城市矿山。

  2、现在技术路线发展方面,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现象,磷酸铁锂电池比较容易做到600公里的续驶里程。如果纯电池都做到600公里,里程焦虑会得到解决。第二是现在快充技术的发展,原来充电倍率是1C-1.5C,今年可以做到2C到3C,大家可以看到明年报道明年可以做到4C。随着续驶旅程的提升,还有充电倍率的提升,完全可以解决大部分出行焦虑。里程焦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。

  电池价格的问题。大家知道去年的价格很贵,碳酸锂价格50万-60万元一吨。但从今年开始,电池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因为疯狂扩能,产能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剩。价格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下,已经拉回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。目前,碳酸锂价格大约在10余万元一吨,可能还会持续下降。锂矿的价格向成本回归。如果回归到本质成本,EV电池成本会持续下降。但PHEV因为有国Ⅶ排放等等限制,成本还会上升。最终EV的成本将得到改善。我预测以后EV的价格甚至比PHEV价格还便宜。

  第三个智能网联的技术路线。我们都知道,智能网联或者自驾平台最好的载体是EV,现在L2的渗透率非常高,加速渗透,现在搭载率可能到50%,以后设计开发车如果不搭载L2可能行不通。2025年是L3的准入之年,我们预计2025年将会是高阶自动驾驶的元年,我们也预测到2028年可能在L4将会实现小批量的商业应用。在这种情况下,将助力EV的高速发展。

  还有一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初步实现了引领。大家知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新能源汽车在科技、成本、生态等方面建立了优势。所以依托这种优势与产业链路优势,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,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国际化的黄金十年。从东南亚到中东,很多车企的出口业务很好,出口量很大。

  总结一下,我认为长期看,还是EV仍然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。国家制定EV技术路线是完全正确的,从商业逻辑来看我也认为EV也是一个主流发展方向。

  电动化、智能化带动了主控、存储、功率、通信、传感器芯片等快速发展,可以看到电动汽车半导体芯片数量可能是燃油车的大概2倍。如果算上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领域,半导体数量可能就是(传统燃油车的)很多倍了,我统计大概是8-10倍。它的要求很高,一个是计算芯片的高端化、复杂化,还有存储容量与速率要求越来越高,屏幕的驱动、视频传输等芯片需求在增加;还有功率芯片IGBT氮化硅需求在增加,功率MOS的使用在增加;传感器因为超声波、毫米波、激光雷达等出现而增加了芯片需求;还有生物传感器的应用、图像传感的应用,也推动了芯片需求。

  2022年我们遇到了芯片危机,芯片受到卡脖子的供货问题。在2020年前后,我们极力想采用一些国内芯片来上车,我们花了很多功夫,也采用了很多国产芯片,但统计下来,国产化芯片占整车芯片只有5%。而且这其中基本是开发度不大的芯片,比如功率器件、通讯器件。这些开发难度比较低的芯片大概占了60%。可喜的是,现在的局面已经在改变。梳理一下半导体行业现在跟我们在配套开发的这个过程中,有个特点,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是不均衡——芯片设计环节结构性失衡、制造环节能力不足,封测能力还相对比较成熟。为什么我称为芯片设计的结构性失衡呢?有几点原因:一个是我们热门品类扎推,控制类的、自驾类的都扎推,大家都去搞。专业领域遇冷,很专业的领域几乎没人搞,比如驱动类、音频类,安全气囊的控制类几乎没人做。第二是成熟度高,易开发种类芯片扎推,很简单的东西大家都去做,开发难度大,收益风险高的领域无人问津,开发出来收益不好也没人做,所以这样的发展不全面。第三,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,产品路线以跟随为主,市场竞争力不足。

  第二制造领域,先进制程处于空白状态,高端MCU、AI芯片、5G芯片、流片几乎全部依赖国外,还有制造工艺差距巨大。因此我呼吁要推进七大类汽车半导体芯片全覆盖,所有的芯片不要有偏科的现象,应该全面覆盖。我总结了车上芯片大概7大类:计算类、控制类、存储类、通信类、功率类、传感器类、模拟电源驱动类。中国要是想把解决卡脖子,就是7大类,要从芯片的设计、制造、封测、上下游全产业链国产化,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国家的芯片卡脖子问题,这是我的一点真实的感受。

  广汽埃安近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都是123%,2023年更是持续发展,8月份已经突破销量5万辆,9月份同样是5万多辆,这是很快的发展速度。

  广汽埃安成立这5年,我们持续科技创新,进入一个高速、高质量的新时代,打造为用户创造更多高价值产品的大工业运营体系。如果参观过广汽埃安的话,就会知道我们有两个科技品牌;从产品上,我们下个月即将推出全新超跑SSR;有完善的数字智造中心;有自己的营销新生态,卖车的方法不是传统的4S店,而是高价值服务生态3.0,引领汽车营销的变革;也同样有新体制,我们完成了员工的持股A轮战略投资,正在积极准备IPO。

  我们有两个品牌,一个是性能与实用平衡的AION品牌,一个是极致的性能和豪华的Hyper品牌,这两个品牌现在都在市场上销售。

  在出海问题上,广汽埃安已经在今年正式进军了泰国市场,开启了国际化的序幕。明年我们泰国工厂也会竣工投产。

  关于国产化芯片的市场。广汽埃安在国产化芯片上想做一件事,我们想在一辆车上全部采用国产化芯片。这个车选择不是传统的分布式架构的,而是以域控的架构来设计。所以做“一横七纵百域千芯”,所有车辆上的芯片都尝试用国产化的芯片。当然我提到的国产化还是希望做到从设计、加工、封测、全产业链都在中国完成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芯片不被卡脖子的状态。希望在座的芯片企业,能够积极参与到广汽埃安的项目中来,把这个项目做好,为国家做贡献。

  上面就是我对行业与半导体行业的一点粗浅的认识,也希望各界领导还有各个行业的同仁们有机会到广汽埃安交流指导。谢谢大家。